火災損害大致可以分為下列幾類:①輕度損害:在局部范圍內的表面損害,邊沿剝落和產生裂縫;②中度損害:結構部件沒有塑性變形,但有嚴重的截面損害以及鋼筋強度降低;③在單個建筑部件和結構范圍中的嚴重損害:承重構件部分或完全失去作用,但不致倒塌; ④.化學損害:目前最重要的情況是聚氯乙烯燃燒氣體對混凝土結構的侵蝕。
火災
受損構件的修復加固
基本原則
修復加固設計應簡單易行、安全可靠、經濟合理;要注意被加固構件的節點構造和施工方法,保證加固部分與原結構共同工作并考慮加固對建筑物總體應力變化的影響。
在確定方案時有兩種傾向值得注意:
(l)掉以輕心。認為火災后構件并未完全喪失承載力,未考慮火災隱患對構件長期使用的影響,不予認真處理。
(2)過于保守。任意加大處理范圍,任意決定“打掉重建”。其實,“打掉重建”有時是不安全的,比如連續梁,隨意打掉某一跨就會對相鄰跨的內力分布產生不利影響。
確保施工質量
由于修復加固的構造及施工方法與正常建設時不同,故必須強調精心施工,確保質量。如某一框架梁用“加大截面法”修復加固,要求在原構件表面外包5cm左右一層混凝土,施工難度較大,需采用專門的施工設備和工藝,如用小直徑振搗棒振搗或用人工插搗等。
結構加固方法
原則
鏟除損壞的混凝土,必要時加鋼筋來保證結構部件具有完全的承載力,按照需要的尺寸用相應的混凝土給截面復原,加固可采用置換、繞絲、粘鋼和粘玻璃鋼等方式。對于不影響結構部件的承載能力的輕度損害,只要鏟除松弛的混凝土部分,再進行填補,作好混凝土表面,以保證鋼筋不受銹蝕。
火災區混凝土在受熱后因水泥石收縮變形而產生的內應力和由于火災升溫、降溫階段的溫度分布不均勻所產生的溫度應力等,使其燒傷區內微觀結構發生一系列的變化,導致混凝l土內部出現微細裂縫,降低混凝土強度,增大其三塑性變形。為確定混凝土被破壞的程度,采用超J聲脈沖法進行了燒傷深度的檢測,采用拔出法輔以鉆取混凝土芯樣,對梁、柱混凝土強度進行檢測。對于能夠造成結構承載能力降低的中度損害,應小心地鏟去損害的混凝土層。這種混凝土層從火燒的顏色即可看出,不必對其強度作精確的調查,而火燒顏色因混凝土組成和達到的溫度不同而不同。
火災修復
一般來說,受損的混凝土呈儲紅色存留的混凝土表面最好利用噴砂清洗干凈并弄粗糙.如果鋼筋強度降低,需要置放附加鋼筋。最后用相應強度的新混凝土給截面復原。新、舊混凝土之間必須有良好結合,鋼筋必須有良好結合,并且握裹力強另外采用粘結鋼和玻璃鋼結合的方法有很大的優越性,根據結構部件的不同。大多采用噴射混凝土或者模板澆注。嚴重損害應該根據現場情況個別處理,常常需要局部加固或拆掉重建,上述原則也可以在這類情況下酌情處理。
各類建筑部件的加固有不同的特點
柱子的加固一般是采用安放圈套進行的,圈套尺寸的選擇應保證能有足夠地方放置附加鋼筋,并能順利澆灌混凝土:圈套大都做成模板,柱子較高時可分節制作加固時小亡謹慎地鏟去全部受損松弛的混凝土,保證柱子中不留內部裂縫,必要時采取加支架等安全措施。柱子的加固還應按照應力要求放置附加鋼筋,要采用細鋼筋做箍筋,布置密度要大。
梁,尤其是板梁大多總是在下側被燒損,即火災損害主要在受拉區。由于混凝土層剝落,常使鋼筋外露,加固時應加必要的附加鋼筋。在鏟除松弛受損的混凝土層后,再將附加筋放置到梁上,保證附加鋼筋的良好錨接:另外在梁上應優先采用噴射混凝土。在板上可能有兩種情況:一是混凝土覆蓋層不能保持住;二是下面的鋼筋可能外露,在一些地方混凝土與鋼筋之間不存在任何聯接。這兩種情況下都應高度注意鋼筋的強度,要配置足夠的附加鋼筋。對砌體等其它建筑構件的加固也應按類似的方法進行。
石灰修復法在一些貯存聚氯乙烯塑料制品及大量采用高分子材料裝修的火災現場,當溫度120oC時,聚氯乙烯便分解,同時分離出氣態鹽酸,鹽酸同滅火撲救的消防水蒸氣混合形成鹽酸霧,凝結在鋼筋混凝土結構上,氯化物對鋼筋產生化學損害,使結構強度降低。對此種損害的加固除通過機械鏟除進行修復外,近些年來,經常采取“石灰修復法”,這種方法是在不出現結構火災損害情況下,將石灰糊漿一層一層地涂施在清除了炭黑和臟污的混凝上表面上,在石灰糊干燥時,把化學腐蝕物質氯化物吸出,然后隨干燥的石灰層一同除去,這樣可以將殘留的氯化物含量降低到極限值以下,從而提高結構強度。
- 上一篇:公路橋梁預應力加固技術探討
- 下一篇:無